人类破坏自然资源,以及造成后果的事例。(3个)
1、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两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以北,属于恒河平原的东南部,其西为东高止山脉,东为阿拉干山脉,北为喜马拉雅山脉。
2、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3、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类,已将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自然资源被破坏的事例二: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
4、森林锐减: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
海洋资源开发危害的现状(例证)
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
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水资源污染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明显例证。此外,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很重要。从1982年起,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连续几年遭受特大旱灾,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在这个干旱的国家里,土地龟裂,河水断流,草木枯黄,牲畜死亡,粮食颗粒无收,人民饥渴交迫。
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1)危害人的健康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
难以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国外的情况同样严峻。自1985年起,美国东海岸就遭遇了褐潮的侵袭,最显著的例证是海湾扇贝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纽约州的佩克尼克斯湾几乎面临资源崩溃。这一灾害对美国东海岸的贝类资源和海草床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至今仍然是该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
地球资源枯竭的资料事例(地球资源枯竭的例子)
1、实例二:化石燃料的枯竭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曾经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石,正在逐步耗尽。据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面临石油储备的显著减少。这不仅会导致能源价格飙升,还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影响社会稳定。
2、一些自然资源是不能被恢复或再生的,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和其它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当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时,最终必将会枯竭。人口增长:随着医学、农业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得到延长,死亡率开始下降,全球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3、过度伐木和森林退化导致了生态系统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地球资源的枯竭问题。综上所述,地球资源枯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现有资源。这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等。
4、年12月3日深夜的印度博帕尔市,当人们在梦中沉睡的时候,一个恶魔悄然降临。一家由美国投资的农药厂的剧毒原料异氰酸甲酯突然泄露,数十吨毒气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在4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波及11个居民区,20多万人受到伤害,其中2800多人死亡,5万余人终生失明。
5、水污染问题同样严重,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是主要来源。如1986年的莱茵河化学品泄漏事件,严重影响了水质。据估算,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因水污染和供水设施不足而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这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6、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固体废物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给全球带来什么样的巨大灾难?
1、随着沿海地带污染加剧,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过度开发和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海洋食物链,对全球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沿海地区因环境恶化而面临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等多重挑战,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2、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 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 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3、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4、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饥饿的威胁。
广东海洋过度开发的体现是什么?
广东海洋过度开发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近岸海域环境恶化:由于过度捕捞、滩涂开发和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等原因,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大量贝类和鱼类的死亡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水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休渔期,也称为封渔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在海洋或内陆水域进行捕捞活动的管理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渔业资源,调整渔业结构,以及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休渔期的背景 由于海洋环境污染和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我国众多渔场遭受威胁,渔业资源的衰减和枯竭成为趋势。
休渔期,又称为封渔期,是指规定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在海洋或内陆水域进行捕捞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休渔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调整渔业结构,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为广东省的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这个岛上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海沙,并且这种沙子作为经济材料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此过度开采使得这个小岛上的沙子在短短十年内消失了一半以上,不仅面积缩小了,而且风景也不如以前了,它的位置也离大陆越来越远,可能会成为海洋中的一个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