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幻小说家的想象力成真了
美国当代科幻小说家史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雪崩》,并不是第一个提到在线社群的小说,不过他确实描绘出了一个完全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可能会有的模样。我们的环境与史蒂芬森所描述的“Metaverse”仍然有一段差距,但随着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实现,一个更真实的虚拟世界也有望成真。
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插图百余年后,人类对太空的幻想逐步走向现实。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发射并登月,人类的脚印深深地印在了月球上。如今,太空中有着一千多个人造天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致力于发展航天事业,将人类的世界扩展至星辰大海。
飞行器。作为现代世界的交通工具,今天飞机已经广泛地使用了。但是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早就设想:将来人类一定会驾驶“比空气重”的物体作定向飞行(《征服者罗比尔》《世界主宰者》)。1863年他就和友人纳达尔共同创立过“航空机车促进协会”。他不但写作科幻小说,而且还用实际行动去促进科学发展。
凡尔纳被公认为科幻小说的先驱和巨匠。以下是凡尔纳的人物介绍:凡尔纳,法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出生于19世纪的文学黄金时代。他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科学洞察力,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和尊敬。凡尔纳的作品多以科学幻想为主题,涵盖冒险、神秘和战争等多个方面。
获得了宇宙终极问题的答案。引力波在刘慈欣的小说中,能够成为通信工具的原因,是它可以轻易地穿透物体,并且不会发生任何衰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慈欣对引力波应用的想象恰如其分。只不过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接收到的引力波信息来源并不是宇宙中某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文明,而是宇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