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目前海洋资源开发现状(我省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发布时间:2024-07-11

海洋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上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在海上寻找和开采石油的条件与在陆地上不同,技术手段要比陆地上的复杂一些,建设投资比陆地上的高,风险要比陆地上的大,因此,当今世界海洋石油开发活动,绝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国际合作的方式。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开发海洋食物资源的方向是寻找新的经济利用对象和发展人工养殖事业。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类向海洋要效益的愿望,但在海洋开发迅速升温的同时,海洋资源也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热液矿床主要形成于洋中脊,海底裂谷带中,热液通过热泉,间歇泉或喷气孔从海底排出,遇水变冷,加上周围环境中及酸碱度变化,使矿液中金属硫化物和铁锰氧化物沉淀,形成块状物质,堆积成矿丘。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既有开发不足和巨大潜力,又有过度利用和资源衰退问题。统计数据表明,近海油气探明储量仅占资源量的1%,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滨海旅游资源利用率不足1/3,且开发深度不够。可养殖滩涂利用率不足60%。

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既有开发不足和巨大潜力,又有过度利用和资源衰退问题。统计数据表明,近海油气探明储量仅占资源量的1%,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滨海旅游资源利用率不足1/3,且开发深度不够。

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 中国大陆架海区含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km2,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16个。

您好!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概述 1.海洋是“聚宝盆”,有全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 用“聚宝盆”来形容海洋资源是再确切不过的。单就矿产资源来说,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咋舌。

我国的海洋资源现状

1、海洋矿产资源 中国大陆架海区的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包含16个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据估计,我国大陆架海域的石油资源量达150亿至200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674亿至787亿吨的13%至25%。海域的天然气资源量也达到109万亿立方米。这些数据展示了近海油气资源的广阔开发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2、中国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油气资源方面,约70万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蕴含估计240亿吨石油和1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特别是潜在的可燃冰资源,被认为是未来的重要能源。

3、我国海洋资源的态势 、特点及分类 我国的海洋资源态势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都与资源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国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东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岸线漫长,港湾众多,海域辽阔。

4、我国渤海沿岸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估计资源总量约为100亿m3左右。海水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淡化成为淡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可分为海盐、溴素、氯化镁、氯化钾、铀、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地下卤水资源可分为海盐、溴素、氯化镁、氯化钾、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等。

海洋资源中国现状

1、中国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油气资源方面,约70万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蕴含估计240亿吨石油和1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特别是潜在的可燃冰资源,被认为是未来的重要能源。

2、我国渤海沿岸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估计资源总量约为100亿m3左右。海水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淡化成为淡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可分为海盐、溴素、氯化镁、氯化钾、铀、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地下卤水资源可分为海盐、溴素、氯化镁、氯化钾、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等。

3、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4、除进行了大量环境基础调查外,中国还大力开展海洋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海洋污染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海洋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和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海水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测定以及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等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

5、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李乃胜指出,相对于海洋产业发展来讲,我们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太大。公民海洋意识不足。李乃胜指出,我国虽然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但国人自古崇尚黄土地的农耕文明。即便古人提出“上善若水”,也是指淡水。

6、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既有开发不足和巨大潜力,又有过度利用和资源衰退问题。统计数据表明,近海油气探明储量仅占资源量的1%,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滨海旅游资源利用率不足1/3,且开发深度不够。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深海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12年创下了深海7062米的下潜纪录,2018年更是达到海底7500米,刷新了历史记录。此外,我国还成功发射了多颗深海探测卫星,显著提升了深海观测能力。 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取得显著进展。

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建立了完善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实施了海洋资源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推动了海洋资源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并实现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海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方面,我国成功实施了多个深海油气田勘探项目,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效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 我国还积极推进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如锰结核、热液硫化物等,为未来的资源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保护存在哪些问题?

与海洋资源相关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开发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海洋自然和生态破坏情况在各海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的海洋污染排放和海洋的纳污能力、自净能力已经超出平衡临界值。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中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除注意原料、电力、水源、交通等条件外,还需考虑地质、地形、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和生物资源的特点,综合研究,权衡利弊,和谐统一,反对只顾生产、忽视环保的行为,不应只重视短期效益,而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我们不应该只利用资源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表现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

人们向海洋排放污染物以及某些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都给海洋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另外,对水产资源的无节制捕捞,对红树林、珊瑚礁的乱伐乱采,严重危及了生态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另外,相关部门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制定了海洋环境标准。

Copyright © 2020-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