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特点
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围海造陆。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陆地上的可用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且日益拥挤。相比之下,海洋不仅拥有广阔的海面,还有深邃的海底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由海洋表面、海中以及海底构成的海洋空间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
水资源的宝库:海水本身就是人类一笔巨大财富,它集中了地球97%的水,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淡化,用于农业灌溉前景十分广阔。此外,广袤的海洋还为人类提供了辽阔的生存空间。人类填海造陆,修建海底隧道和海上仓库等。
**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有助于缓解沿海地区面临的空间紧张、水资源短缺和食物供给等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空间与功能的多样性**:海洋的广阔水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娱乐提供了无限可能。
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我国海域2万多种海洋生物,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滩涂面积211万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有20亿亩,充分利用其生物生产力,相当于10亿亩农田。滨海景点1500多处,适合发展海洋旅游娱乐的海滩、水域众多。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油气资源和海水资源是海洋行业性战略资源。
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大陆岸线长18000多千米,加上岛屿岸线14000千米,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水域面积200~30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十,这些都是世界性优势资源。
3、我国拥有延绵不绝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大陆海岸线总计超过18000千米,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滩涂、渔业、矿产、港湾、旅游和能源等。内水和领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千米,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面积尚待确定,预计在2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些海域对中华民族至关重要,并为我们参与国际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
海洋空间资源特点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表面气象多变,海水运动复杂;海底环境黑暗、高压、低温、缺氧,并且海水具有强腐蚀性,海冰则具有强破坏性。 空间资源开发的艰巨性:海洋资源开发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技术难度大,伴随着高风险。
广阔性,丰富性。广阔性: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百分之71,其空间资源非常广阔。丰富性:海洋空间资源包括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经济和社会利益。
综上所述,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具有多元性、高科技依赖性、可持续性与环保性、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等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元性、高科技依赖性、可持续性与环保性、以及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首先,多元性是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显著特点。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等,每一种资源都具有不同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