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类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被国外《医学索引》(IM)、MEDLINE及《化学文摘》(CA)收录;被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CD核心)、《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等多家检索机构收录。
核心期刊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是一本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以中文和英文双语发行,ISSN为1001-5515,CN号为51-1258/R。该杂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收录于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如CA、JST、Pж(AJ)和CSCD等。
基础医学类的核心期刊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国际和国内知名的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Nature Medicine:作为全球顶级的医学期刊之一,Nature Medicine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基础医学研究,涵盖了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科学等领域。
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内科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眼科杂志、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一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学术期刊,于2010-7-17出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是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
只要是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上列出的,都是核心期刊。当然还有其他标准,比如被sci收录的,被pubmed收录的等等吧,都算是核心期刊。还有中华医学会旗下的期刊,中华医学会旗下的期刊并不都是以“中华”开头的,一下是中华医学会旗下的期刊。
中国的生物刊物种类
1、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简称GPB)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英文学术期刊,由杨焕明教授、于军教授担任主编,汪建教授、贺福初院士担任副主编。
2、科普杂志有很多种类,以下是部分知名科普杂志: 《科学》杂志 《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科普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3、这部详尽描绘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著作,是由132位来自40个机构的专业人员(包括来自港、台的学者)共同编撰的,他们对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国海域记录的生物种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审定。
4、这是一本由中国海洋生物专家黄宗国主编的著作,题为《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该书由权威的海洋出版社出版,日期定于2008年4月1日,首次发行。全书共包含1191页,字数庞大,达到了1900000字,详尽地探讨了中国海域的生物多样性。
5、年代大约有20种刊物,到80年代初已增至6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其中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占有重要地位。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地,都留下了中国生物学家的足迹。
6、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拥有众多独特的特点: 物种多样性:中国广阔的地理和气候范围孕育了丰富的物种。据记录,中国的高等植物种类超过3万种,脊椎动物超过6200种,昆虫种类超过100万种。这些数字占世界已知物种总数的10%左右,使中国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什么是中国微生物学会?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址设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 My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植物学会下属的分会,前身为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分会。
微生物学通报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合办的核心期刊,主要刊载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由于其地位和影响力,微生物学通报的投稿难度相对较大。作为核心期刊,对稿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和实验可行性等方面的优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并担任过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明春教授,作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具有党员身份,现任天津市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微生物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是天津市九三学社妇女委员会委员。他在1990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随后在该校继续深造并留校任教。
倪宗耀是世界级教授。在美国联合国总部大厦,挂着四十多位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一位就是美罗国际真菌多糖鼻祖,倪宗耀教授。
年至今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